荧光是一种光致发光的冷发光现象,一般物质分子均处于基态,此时无电子跃迁过程的发生也就没有荧光产生。
一旦物质吸收激发光的光能后,电子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单重激发态或经系间跨越至三重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电子不稳定,经内转换返回基态时主要以辐射跃迁和非辐射跃迁两种途径。
辐射跃迁包括荧光、磷光等带有光子发射的过程;非辐射跃迁则包括振动弛豫、内转换、系间跨越等伴随着热能产生的过程,此时不产生荧光或磷光。
荧光探针亦被称为荧光化学传感器,是一种将生物、化学事件等信息转化为可被分析的荧光信号的“分子器件”。
荧光探针通常由识别位点的分子、发色团或荧光团,以及两者之间的通信机制构成。
识别位点分子与待分析物(客体)作用(置换、化学反应、配位等),通过不同的通信机制或信号传导机理将识别的化学信号传递给荧光团,实现荧光团性质如荧光发射的波长、强度或荧光寿命的变化,进而实现对待测物定性或定量的检测。
荧光探针技术是通过荧光信号的改变来定性或定量检测分析物。根据识别后荧光信号的改变,可将荧光探针响应模式分为三种类型:
(a)增强型即“Tum-ON”型。荧光探针本身无荧光或有较弱荧光,识别客体后探针的荧光强度增加。
(b)淬灭型即“Tum-OFF”型。荧光探针本身拥有较强的荧光强度,识别客体后探针的荧光强度减弱或消失。
(c)比率型即“Ratiometric”型。荧光探针本身拥有特定波长的荧光发射,识别客体后探针本身的荧光发射减弱或消失的同时出现新的(蓝移或红移)波长的荧光发射。利用不同发射波长的荧光强度比值作为检测标准。
目前,荧光探针设计时常用的设计原理有光诱导电子转移机理、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机理、分子内电荷转移机理、聚集诱导发光机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