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注射分析仪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多个样品的分析。由于其采用连续流动的方式,样品依次注入并快速在体系中进行处理和检测,相比传统的手工逐次分析方法,大大缩短了分析时间。例如在临床检验中,对于血液样本中某些常规生化指标的检测,每小时可以处理数十甚至上百个样品,提高了检测效率,满足了临床快速诊断的需求。
仪器的整个工作流程,包括载流液的输送、样品的注入、反应过程的控制以及信号的检测和处理等都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一旦设定好分析参数,如流速、进样量、反应时间等,仪器就能按照预定程序持续稳定地运行。这不仅减少了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还提高了分析的重复性和准确性,同时也节省了人力成本,使分析人员可以从繁琐的操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数据处理和其他更重要的工作。
流动注射分析仪精度高:
1.准确的进样量控制
通过高精度的采样阀和定量装置,能够准确地控制样品的注入量。通常可以将进样量的相对误差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一般在百分之几以下。这种准确的进样量控制对于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进行微量成分分析或需要严格计量的化学分析时,能够确保每个样品都在相同的初始条件下进入分析体系,从而提高了分析的精度和可比性。
2.稳定的反应条件
在流动体系中,载流液的流速、温度、压力等条件可以准确控制和保持稳定。这使得样品与试剂的反应能够在一个相对恒定的环境中进行,避免了因反应条件波动而导致的分析误差。例如在一些对温度敏感的酶促反应分析中,能够通过恒温装置保持反应温度的一致性,从而保证酶的活性稳定,使反应按照预期的速度和程度进行,进而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流动注射分析仪的测定步骤:
1.准备工作:
-准备好待测样品和试剂,确保所有管道和检测器的清洁和正常工作。
-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好所需的试剂溶液,并按照特定的浓度和体积比例进行配制。
2.设定参数:
-根据待测物质的特性,设定合适的流速、注入体积及反应时间等参数。
-在流动注射分析仪上设置好分析程序,包括进样体积、进样频率、混合时间和检测器参数等。
3.校准系统:
-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对仪器进行校准,建立目标成分与信号之间的响应关系。
4.进行测试:
-将待测试样品加入进样器中,并启动仪器开始自动运行。分析仪会按照预先设定好的程序,将样品与试剂混合并以恒定速率注入检测器中。
5.数据采集与处理:
-检测器实时采集数据,流动的样品与试剂混合反应生成可以被检测的信号。
-使用计算机分析控制系统的结果,输出可视化的图表和定量结果。
6.清洗与维护:
-实验结束后,用纯水清洗管路,确保管路干净无残留。
-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洗、润滑和校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