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通风柜通过强制排气机制,降低了实验人员暴露于有毒物质的风险,同时抑制了可燃性气体的积聚,为高风险操作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控制系统设计人性化,支持按需调整风速、照明强度等参数,适应不同实验条件的需求。模块化结构便于清洁维护,延长使用寿命;采用变频技术和节能型电机,相较于传统设备大幅降低能耗;低噪音设计则改善了工作环境舒适度,符合绿色实验室的发展趋势;柜体多采用不锈钢、环氧树脂等抗化学腐蚀材质制成,工作台面亦具备耐酸碱、耐高温特性,适用于各类严苛的化学实验环境。
标准通风柜的测定步骤:
1.准备工作
-仪器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检测仪器,如风速仪、噪音分析仪器等,并确保这些仪器经过校准且能正常工作。
-环境确认:检查通风柜周围的环境是否稳定,避免有强气流干扰或其他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存在。同时,记录当时的室温、湿度等环境参数,以便后续分析和参考。
2.面风速检测
-方法一:烟雾测试
-材料准备:准备好烟雾笔和热水中的固态二氧化碳。烟雾笔操作简单方便,可产生白色烟雾(注意该烟雾有毒和腐蚀性);固态二氧化碳可作为较重的气体用于测试。
-操作过程:将玻璃操作门打开到正常使用位置后,把烟雾源放置在开启门的任何位置释放。观察烟雾在通风柜内的流动轨迹和速度,通过肉眼初步判断面风速是否均匀以及大致的范围。不过这种方法相对不够准确,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方法二:风速仪测量
-布点测量:按照一定的规则在通风柜的工作平面上均匀分布多个测量点。例如,可以将工作平面划分为若干个小区域,每个区域的中心作为一个测量点。
-数据采集:使用风速仪在每个点位分别进行测试。每个点位测试稳定数值3次(同一点位测试间隔30s),测试取数要在风速稳定时进行记录(一般为15s)。
-数据汇总与分析:将所有测量点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或进行人工计算,得到平均面风速等统计数据。一般来说,合格的面风速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如0.5±20m/s。如果面风速过低,可能无法有效捕捉有害气体;而过高则可能导致能源浪费和实验物料被过度抽走等问题。
3.噪音检测
-仪器放置:利用噪音分析仪器在操作人员所在的操作位置附近进行测量。通常要将仪器放置在距离地面一定高度(模拟人耳高度)、且远离其他噪声源的位置,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多次测量取平均:由于环境中可能存在瞬时的干扰因素,所以需要进行多次测量,然后取平均值作为噪音水平结果。根据相关标准,通风柜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不会对实验人员的听力造成损害。